新股發行重啟、注冊制改革進入倒計時,資本市場重新站上改革風口。站在資本市場的新起點,盛世景資產管理公司投行總監?高霖表示,隨著多層次資本市場的不斷建設和完善,股權投資行業將迎來新格局。立足未來,打通股權投資上下游,構建資本市場全業務鏈服務體系的私募基金,有望成為大資管時代的超越者。
打通上下游迎接股權時代
近期,多家商業銀行陸續拿到私募基金牌照,如光大、浦發拿到了證券投資基金牌照;寧波銀行、北京銀行申請了股權投資基金。此外,信托也在積極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目前已有33家信托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銀行、信托等金融機構爭搶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預示著混業經營的大資管時代的到來。事實上,宏觀經濟轉型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正在開啟資本市場作為資源配置角色定位的時代。孕育一個強大資本市場,也需要一個強大的資產管理行業作為支撐。美國2014年底股票總市值超過26萬億美元,私募基金規模17萬億美元。目前,我國股票市場約50萬億元,而私募基金規模不足2萬億元,未來還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不過,從存量私募基金的運作看,行業存在同質化競爭、私募基金重規模不重回報、產品種類不全、商業模式不清晰等問題。
“海外知名私募基金的發展歷程表明,私募基金在差異化的細分領域成為龍頭后,都會逐漸發展成為各項業務均衡發展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高霖近期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說道,KKR起家之本是杠桿收購,而黑石是私募股權投資,但他們在各自領域做大做強后,都在不斷拓展經營范圍、豐富產品線,將收入均衡化,進而提升抗風險、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
事實上,從近期投資機構的動向看,陽光私募已不滿足于在二級市場靠天吃飯,PE也不再完全依賴一二級市場價差。從介入上市公司定增到與上市公司成立并購基金,甚至控股上市公司,陽光私募通過定增或介入并購基金的方式向上游打通;而不少PE機構也通過登陸新三板,融資舉牌上市公司等方式向下延伸。私募基金上下游聯動整合的力度愈來愈大。
構建全產業鏈成趨勢
高霖認為,打造資本市場全產業鏈的資產管理機構有三大優勢。其一,熨平資本市場的不同波動周期。其二,全產業鏈的業務模式可以容納不同投資人的資金。一級市場上的主流資金來源是高凈值客戶,而隨著市場的逐步走向公開化,資金渠道更加多元化,主要資金來源是金融機構。第三,全產業鏈使得投資的確定性比較高。在企業成長的整個生命周期,投資機構用不同性質的基金分享企業的高成長,投資效率及回報將非常可觀。
一二級資本市場聯動的投資模式是在企業上市之前,用PE參與股權投資并推動企業高成長,其后幫助被投資企業掛牌新三板、IPO等。上市后,私募基金通過定增、二級市場舉牌等方式購入上市公司股票,并與上市公司共同設立并購基金或產業基金。基金在一級市場沿上市公司所屬上下游產業鏈尋找并購標的、控制股權,上市公司完成并購,基金退出,上市公司價值提升,私募基金所持股份市值上漲并擇機退出,從而實現多方共贏。
不過,由于一二級市場聯動對管理團隊要求較高,目前僅有盛世景、硅谷天堂等少數幾家資管公司能夠做到。以盛世景為例,公司管理團隊中既有金融人才也有來自產業背景的團隊,產品覆蓋VC\PE,新三板投資及并購套利產品。